因不知晓办事流程,办理不动产证等常常要跑“冤枉路”;因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老年人缴电话费、电费、新农合费等要跋山涉水去乡镇……如今,这些山区村民的难心事,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营商局设立在村民组的“便民服务点”得到解决。“便民服务点就开在咱农民家门口,以前需要来回跑的事,现在不出村就能解决!”牛毛坞村村民高兴地说。
宽甸县地域面积大,山高路远林深,居民居住比较分散。有的村民到县城办一次事,往返要花费一天时间,甚至需要多次往返。在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中,宽甸县营商局通过在村民组设立便民服务点,把服务由村级延伸到村民组,打通政务服务的“末梢神经”。
位于宽甸北部的牛毛坞镇牛毛坞村是全县最大的行政村,地理位置偏远。2022年11月,宽甸县营商局把这个村作为试点,推行“政务服务到家门”工作,在村民常去的村民组小卖部设立便民服务点,每周派村干部在便民服务点登记村民需求,再统一替村民到镇里或县里代办业务。便民服务点实施“首办负责、一门受理、全程代办、无偿服务”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村民“有事不会办”“办不了”和“来回跑”等问题。
为做好服务工作,宽甸县营商局安排专业人员对村干部进行辅导和培训,统筹协调各职能部门、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加入平台,收集整理司法、移动、社保、医保、供电等十余家相关单位的惠民政策和便民举措,汇编成便民手册。
便民服务点对村民实行网格化管理,对非常住户采取网上代办服务,对常住户入户开展精准代办服务,能现场办结的现场办结,不能现场办结的拿到每周一的村“两委”例会上研究解决。
牛毛坞村19个村民组的便民服务点运行6个月来,获得村民的一致好评。宽甸县将把这一经验在全县铺开,将网格化政务服务体系延伸到全县197个村(社区)2111个村民组,实现大事不出村、小事不出组。
(记者 蔡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