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珍禽黄嘴白鹭在锦州一年繁殖两巢

  夏日如火,也是候鸟求偶、繁殖和生育的高峰期。日前,世界濒危鸟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黄嘴白鹭在锦州繁殖地的密林中共筑爱巢、浪漫交配,被野保志愿者拍个正着。在对其“生儿育女”情况进行首次记录之后,进一步发现该物种一年繁殖两巢,这将有利于未来更好地对黄种白鹭进行区域性保护。

  锦州西部山地树林繁茂,成为候鸟繁殖的天然庇护所。野保志愿者6月上旬在这里发现黄嘴白鹭的繁殖地后,经持续观察,最近又有令人欣喜的新发现。6月28日11点多,锦州市野生动物和湿地保护协会副会长余炼巡护中看到黄嘴白鹭在林间飞来飞去忙着育雏,现场共发现5只鹭宝宝。密林枝繁叶茂,上次他发现的那3个繁殖巢已完全隐藏其间看不到。余炼举起望远镜细致观察,发现在槐树林的繁枝密叶间有一对黄嘴白鹭不时用细长的嘴巴啄断枝条,就地取材重新开始筑巢,随后雄鸟踩背与雌鸟进行了交配。他赶紧用相机将这些珍贵镜头拍摄记录了下来。离巢不远处有3只鹭宝宝站在树枝上休息,一会儿飞出去到附近水池独立觅食,已不需要爸妈照顾,一会儿又飞了回来,有的还飞到稍远处玩耍、休憩。

  “黄嘴白鹭幼鸟的个头儿已跟父母差不多了,没有繁殖羽,头上还有绒毛。”余炼告诉记者,繁殖季黄嘴白鹭嘴巴是亮黄色的,到秋天会变成半黄半黑。父母育雏时,鹭宝宝长得很快,不到一个月就像父母一般高。自己觅食后,由于食物可能没有像父母育雏时那么丰富,所以它们有可能还会瘦下来,有的觅食能力强,就会长得壮一些。据余炼介绍,黄嘴白鹭在世界数量稀少,常被称为“中国白鹭”,是我国和东亚的特有种。经查询有关资料,中国已知的黄嘴白鹭繁殖地在大连、青岛等地的海岛上。

  此次在该繁殖地发现黄嘴白鹭有重新筑巢、交配的情况后,余炼分别与北京林业大学郭玉民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正旺教授进行了沟通。两位教授均表示目前还没有人知道黄嘴白鹭是否一年会繁殖两次,只是其它小型水鸟有过类似现象。“一般候鸟在第一巢繁殖失败后,有可能进行第二次筑巢繁殖。但是这对黄嘴白鹭附近有第一次繁殖的幼鸟,说明第一巢已繁育成功。”余炼说,这次发现黄嘴白鹭有筑巢、交配的现象,可以确定是在进行第二次繁殖,说明该物种在锦州一年繁殖两次。这也是在锦州的新发现。经观察,黄嘴白鹭育雏期比较短,一般一个月左右幼鸟就开始独立生活。预计这对黄嘴白鹭交配后近期可能会产蛋。

  据了解,鹭类及许多小型鸟类每一次繁殖会重新筑巢,舍弃第一次的巢。一般7月份,鹭类繁殖就结束了,不过,据野保志愿者近期持续观察,除了黄嘴白鹭外,还有小白鹭、池鹭、夜鹭也在重新筑巢,它们第一次繁殖的幼鸟多已独立觅食。 “这次发现,让我对世界濒危鸟类黄嘴白鹭有了更多了解,重新认识了鹭类的繁殖规律,进一步了解了黄嘴白鹭的繁殖行为和繁殖期。”余炼表示,在未来对这一物种进行保护时,更方便针对性地采取区域性保护措施,以更有利于该种群的恢复。在繁殖期要保护好,把对其繁殖地、繁殖季的人为干扰降至最低。将会对黄嘴白鹭的繁殖情况予以进一步关注和持续观察,及时做好观测记录,以便为优化保护方案提供第一手资料。(温旭东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 : 崔治)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