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失聪女孩赵蚰竹获评“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6月8日,共青团中央通过官方网站公布了2022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名单,湖北省十堰市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长郭文萍等142名优秀青年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西安分院载人航天工程团队等23个青年群体获此荣誉。特别值得祝贺的是,本报率先报道的自强不息入名校读博的辽阳失聪女孩赵蚰竹作为“勤奋上进好青年”代表被重点提及。

  赵蚰竹,女,锡伯族,1993年5月出生在辽阳市一个普通家庭。她4岁被确诊为先天性神经性耳聋,在父母的辅导下完全靠学习唇语适应学校生活,并先后考上重点高中、大学、211大学硕士,2019年通过跨专业考博,成为厦门大学海洋事务专业在读博士生。她始终在无声的世界里自强不息、刻苦钻研,已发表核心期刊论文2篇,EI论文2篇,SCI论文3篇,书写了一个真正的传奇,奏响了自强不息的时代强音。

  本报曾于2021年11月29日以《励志!失聪女孩一路拼搏入名校读博》为题专版报道了赵蚰竹的事迹,随后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媒体转载,并引发新华社等中央媒体的专题报道,赵蚰竹自强不息的励志传奇赢得了众多读者的关注。

  据介绍,2022年“争做新时代向上向善好青年”主题活动开展以来,团中央广泛动员广大青年聚焦身边人、身边事,积极寻找、选树一批“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引发青年热烈响应,有效报名人数超过3.2万,达到历史新高。经过初步筛选、网络点赞和群众代表评议等环节,最终确定了入选名单,涵盖青年社会组织成员、新兴领域青年、青年职工、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青年创业者、青年科技工作者、青年学生、青年教师、青年医生、青年官兵、青年公安民警、青年志愿者等职业和领域,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代表性,真正实现了“群众推、群众评、群众议、群众选”。

  6月8日,赵蚰竹告诉记者,是学校团委老师通知她获评消息的。对于获此殊荣,赵蚰竹表示感到自豪,会更加坚定信心,勤奋学习,为国家的海洋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据赵蚰竹介绍,今年年初,中国聋人协会主动联系了她,建议她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并表示会提供一些公益救助指导。就此,赵蚰竹决定“重启”听力,父母陪着她在沈阳完成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打开了“有声世界”。

  现在的赵蚰竹每天都在捕捉、辨别各种声音,这与她之前通过唇语“看”来的感受截然不同。她说,此刻仿佛在听一门外语,可能需要一段漫长的时间去适应。

  “除了大型的学术研讨会议,我基本上不使用语音转文字的软件了,要尽可能地摆脱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明年6月,赵蚰竹的毕业论文如果顺利通过导师审核,她就将博士毕业。接下来,她希望在有声的世界里,继续从事所热爱着的科研工作,激励更多像她一样勇敢追梦的“向上向善好青年”。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