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向184个社区选派第一书记

  6月20日,记者从辽阳市委组织部获悉,该市面向184个社区全覆盖选派第一书记工作正式启动。这是辽阳市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和市委深化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有关部署要求而推出的一项具体行动。目的是进一步树牢强基导向,充实基层力量,为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和干部人才支撑。

  辽阳市此次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选派标准“高”。坚持优中选优、好中选强,在明确政治素质、能力水平、廉洁自律等“刚性”条件基础上,将年富力强、工作经历、平时表现等作为量化指标,将“热爱社区工作”“有群众工作能力”设为门槛条件,按照动员报名、资格初审、推荐上报、资格复审等程序确定最终派驻人选。同时,坚持把第一书记岗位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契机,要求选派单位优先从成熟度较高的正副科级领导干部及有发展潜力的年轻干部中选派,切实做到成熟一个、选派一个。

  派驻对接“准”。为保证人岗相适、公平公正,辽阳市借鉴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工作成功经验,从市县两级同步开展社区党的建设和基层治理情况摸底排名,逐个社区排查存在问题和选派要求,并结合选派部门职能特点及干部个人特长,由市级统筹分配到各县(市、区),再由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精准安排到具体社区任职。市本级选派干部,重点向居民情况复杂、位置较为偏远的社区等派驻;对县级选派干部,实行异地派驻机制,实现岗位匹配最优化、作用发挥最大化。

  职责任务“实”。为推动第一书记切实发挥作用,做到“帮忙不添乱”,辽阳市通过召开街道、社区书记座谈会,深入了解社区困难,广泛征求意见建议,以此将第一书记工作职责细化为“做好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常态化疫情防控”“其他工作任务”等4大方面、16项具体内容。派驻期间,组织关系转到社区,参加社区党组织组织生活,原则上不承担派出单位工作,既当好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参谋员”,又当好协助补短板、强弱项的“督导员”,团结带领社区“两委”成员共同做好社区工作。

  辽阳市在此次选派社区第一书记工作中注重加强管理,严加考核。为此,辽阳市建立了日常管理、考核评价、激励保障、关心关爱等“全链条”制度体系,并把考核评价结果与评先选优、职级晋升、选拔任用挂钩等相联系。同时,注重关心关爱选派干部,辽阳市将从市县财政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选派干部的生活补助,通信、交通补贴、购买保险等,进一步激励第一书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确保“留得住”“干劲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