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振兴,近年来,铁岭市不断健全乡村组织体系,把干部组织起来、资源统筹起来、各种力量凝聚起来,为铁岭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开原市中固镇沙河子村曾经是有名的“软弱涣散”村,在调整村党支部书记、建强党组织堡垒、激活党组织活力后,全村齐心协力发展特色产业,建起葡萄、草莓、蔬菜、苗木等各类大棚200多栋。
实现乡村振兴,重在选好“领头雁”。近年来,铁岭市开展“富民强村头雁领航”行动,优选298名带富本领强、有情怀、有本事、有业绩、有认同、有活力的“一强五有”村党组织书记组建市县两级“头雁联盟”,形成“雁阵效应”。
乡村要振兴,产业必先行。温室大棚果蔬种植业是开原市庆云堡镇的传统产业,全镇共有果蔬大棚共计1520栋,以往各村多单打独斗,难以形成合力。庆云堡镇整合技术、人才、市场、信息等资源组建“产业联合党委”,形成了强强联合、以强带弱的发展模式,产业得以迅速发展。
为破解乡村区域发展不协调、资源利用不充分、产业低质同构等问题,铁岭市以“产业发展到哪里,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就覆盖到哪里”为目标,探索出“产业联合党委”新模式。各地区打破就村抓村的路径依赖和区域限制,建成果蔬种植、畜禽养殖、乡村旅游等27个“跨村产业联合党委”,组建电商经济、党建服务、种养技术等40支“第一书记专业联盟”,形成了“抱团发展”的集聚效应。
乡村兴,则铁岭兴。2020年以来,铁岭市按照党中央“引导和鼓励工商资本下乡,发展富民乡村产业”的要求,本着就近就便、因需结对的原则,组织124家非公企业与120个集体经济薄弱村结成共建对子,通过组织共建、产业共创、人才共育等方式,推动乡村发展振兴,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共建共赢。
辽宁日报记者 王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