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加强湿地保护 为“湿地精灵”育娃做好服务

  成群营巢,轮流觅食,巡飞守护……连日来,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小河区域总面积9100亩的栖息繁殖地中,进入产卵孵化期的黑嘴鸥集体“育娃”的场景愈加壮观。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南小河管理站负责人王金爽介绍,近日观测到的黑嘴鸥最大繁殖种群已接近2000只。

  黑嘴鸥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鸟类。“湿地精灵”忙着繁衍后代,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也跟着操心,他们就像产房里的月嫂,尽心竭力提供着各种后勤服务。从4月15日起,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启动黑嘴鸥栖息繁殖地的土壤、水质和植被的取样检测工作。这项工作看似平常,意义重大——它为推进黑嘴鸥保护研究、持续复壮种群和不断优化栖息繁殖地的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这段时间,南小河管理站在加强巡查防护和封闭管理的同时,对栖息繁殖地外围的基础设施持续进行完善,帮助黑嘴鸥避免人类和天敌的侵扰。同时通过引灌潮水方式,实时调节水的盐度,促进水循环,改善水质,确保黑嘴鸥种群有充足的食物保障。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还组织工作人员深入栖息繁殖地周边村屯,广泛宣传,提升当地农户的保护意识。

  提起今年繁殖期的相关情况,从事黑嘴鸥保护与研究工作已有30多个年头的盘锦市林业和湿地保护服务中心主任李玉祥很开心,“全世界一半数量的黑嘴鸥在盘锦繁衍生息,从种群数量到筑巢、产卵等生存状态,都好于往年。”据了解,目前全球黑嘴鸥的种群数量在2.2万只左右。去年,盘锦黑嘴鸥种群数量达1.05万余只。

  于 森 本报记者 刘立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