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公安局推出护航文旅产业发展15条举措

  派驻专门警力进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的涉旅巡逻防控体系;开通涉旅投诉绿色处置通道……记者从市公安局昨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辽宁省文旅产业振兴发展大会、市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23年第四次会议精神,持续净化旅游环境、维护旅游市场秩序、护航大连旅游经济蓬勃发展,市公安局推出护航文旅产业发展15条举措。

  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公安机关将依托15条举措,构建更高标准、更加有效的旅游警务模式,统筹各类警务资源、加强内外联动,进一步加大检查执法力度,除乱象、治隐患、保民生。

  严打涉旅违法犯罪

  营造安全放心的治安环境

  大连公安将涉旅警情专题纳入“情指行”一体化机制,实施日调度、日清零。对旅游领域涉黑涉恶、行业垄断、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骗钱骗物等影响旅游市场健康发展的违法犯罪,寻衅滋事、聚众斗殴、严重暴力等影响群众游客安全感、体验感的违法犯罪,以旅游为名实施诈骗等侵害老年人财产权益的违法犯罪,依法严打、快侦快办,打出声威成效,形成强力震慑。

  派驻专门警力进驻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同址办公、强化联动,对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以及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的,依法严肃处理。

  实施主动警务,以旅游景区、线路以及餐饮娱乐场所、网红景点等场所周边为重点,构建海陆空一体化的涉旅巡逻防控体系,快速有效处置各类突发案事件。

  加强乱点乱象整治

  营造文明舒心的旅游环境

  对全市景点景区特别是A级以上景点景区,大连公安坚持“一景区一方案、一景区一专班、一景区一责任人”,加大警力部署,加强治安秩序整治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针对人流、客流、车流潮汐现象明显的景点景区,加强节假日显性用警,提高见警率、见灯率、管事率。

  大连公安会同行政部门、旅游企业,针对“黄牛”、黑车揽客、无证导游、无照游商、欺客宰客、纠缠阻拦游客等扰序行为和不文明现象,建立协同一体处置机制,开展联合清理整治,构建全链条长效治理模式。

  大连公安联合海洋发展等部门,深入推进非法违规占用海域、滩涂、岸线问题清理整顿,严打涉海违法犯罪。

  大连公安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对全市各景区的负责人、业主、从业人员、保安员等各层级人员全方位开展法治教育、文明培训。

  加大“黑网吧”查处力度,坚决打击整治网上恶意制造、传播谣言违法行为,曝光典型案例,形成有力震慑。

  突出公安主动作为

  营造周到暖心的服务环境

  大连公安开通涉旅投诉绿色处置通道,对损害营商环境、旅游环境的问题线索,第一时间分拨处置、跟踪督办,做到24小时反馈、72小时办结。

  建立道路交通“首次违法警告清单”“轻微违法免罚清单”,如未造成交通事故和拥堵,且车辆和驾驶人在本省半年内没有交通违法记录、以往交通违法均已处理的,对本地和外地车辆10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采取“首违警告”,不罚款、不扣分;对外地车辆因不熟悉道路发生的7项轻微交通违法行为“首违不罚”。

  进一步加大疏堵保畅工作力度,深化城市交通堵点、乱点治理,改善通行环境。尽量做到“让路于民,让景于客”;协调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适当开放办公区域供游客停车。

  积极配合文旅、应急、交通、市场监督等部门,开展“全覆盖”式的风险隐患排查和安全大检查,指导帮助企业落实视频监控、消防设施、安保人员、道路交通安全等“人防、物防、技防”措施。

  优化旅馆业特种行业许可证审批,推行前置办、容缺办。

  开通赴境外旅游服务绿色通道,对出境游旅游团队依法依规快速办理出国境证件,最大限度缩短办证时限。

  大型群众性活动审批时限由7日缩减为2日,审批手续由9项精简为3项,举办单位可与审批主管单位约定,将活动现场作为第一次提交申报材料地点,对材料受理、场地勘察、细节规范等事项一次性确定。对营业性演出、体育赛事、展览展销等常规“三类大型活动”,实现申请即上架受理即销售。

  (孙颢源 大连新闻传媒集团记者王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