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没有的路,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可是路却在别人家的地里,现在人家要在自己的地上种树,就挡住了原来的路。
一边要维护自己土地的使用权;一边是众多村民主张走路的权利。看似“都有理”的双方找到了丹东边境管理支队沿江边境派出所民警王洋,这事该咋处理?在新设立的“村民议事点”,经过一番倾诉,王洋打开了双方的心结。
“这协议上写的土地使用权是我的,咋的我在自己地上种树违法啊!那你种树就不让大家走路啊,你咋那么霸道啊!吴大叔与李大叔互相情绪激动的大喊着。
辽宁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大西岔镇临江村“村民议事点”十几位村民围观在那里。
说起王洋,临江村的村民都很熟悉。他在临江村委会设立“村民议事点”,凭借性格沉稳、工作务实,为群众解决各类问题,赢得了好人缘。
王洋一边安抚吴大叔与李大叔的情绪,一边往两人面前的茶杯里倒水。“都别生气了,气坏身体没人替,事还是解决不了,有啥用是不?”听完王洋的这番话,两人情绪有所缓和,闷头坐在凳子上,不再争吵。
原来,李大叔和一些村民十多年都是开三轮车从吴大叔的地穿过去到自己山上种地种树,这样少走很多弯路省时省力,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条路,多年下来大家都习惯了。
今年吴大叔为了增加收入打算在这块地上种树,其他人知道后将此事反映到了村委会,说是吴大叔拦路种树不让大家走路,吴大叔知道后就来气了,自己的地为了大家方便让大家走了十多年,自己不图名不图利,没有人感谢反而招来非议,吴大叔就有些想不开,心里非常难受,“我自己的地我干啥不行,我就要种树。”
了解后,王洋找到了症结所在,为了解决问题,王洋联合村书记开始对双方做大量工作。王洋以情感角度出发与吴大叔唠了很长时间,解开吴大叔的心结,使得其同意村民还是从他的地走。同时,为了保障吴大叔的权益,协调村委会在附近地域再给吴大叔一块地作为补偿。
“都是邻居,谁有事时,谁不还都得帮一把,别因为这点事伤了和气。”王洋一边叮嘱俩人,一边将人送到门外。看到门口的村民向自己竖起大拇指。王洋笑着说:“这个议事点就是为咱老百姓服务的,以后大伙儿有什么烦心事,都可以来找我。”辽沈晚报记者 吕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