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候鸟“护航”

9月17日,记者从锦州市林草局了解到,通过邀请省、市野保行业专家对锦州凌河口候鸟栖息区域进行评估论证,圆满完成了锦州凌河口候鸟迁徙通道的划定工作,公布了锦州市两个重要候鸟迁徙通道。

锦州市林草局工作人员介绍,鸟类迁徙通道,是指鸟类繁殖、迁徙和越冬的栖息环境或栖息地,也包括迁徙时集中经过的特殊地理位置,如山谷、垭口等。锦州市候鸟迁徙通道主要位于辽宁医巫闾山自然保护区和锦州凌河口。

记者了解到,锦州市林草局分别征求了候鸟迁徙通道所涉及的属地林草部门意见,在省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于近日圆满完成了锦州凌河口候鸟迁徙通道的划定工作。

锦州市林草局向社会公布了锦州市两个重要候鸟迁徙通道:

一是辽宁医巫闾山,范围为其所在自然保护地,通道所在地为北镇市。

二是新划定的锦州凌河口候鸟迁徙通道,面积5355公顷,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小凌河口区域,面积为1679公顷,主要地貌类型为潮间带滩涂和人工修复的红海滩湿地,范围为东至滨海路与机场路交叉路口,西至小凌河口右岸海坝与滨海公路交叉路口,南至小凌河口低潮位线,北至小凌河口高潮位线。第二部分为大凌河口的滩涂,面积为3676公顷。

锦州市林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鸟类迁徙通道划定及公布工作对鸟类保护工作意义重大,为候鸟安全迁徙保驾护航。

辽沈晚报特派锦州记者 徐刚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