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音乐原理是机械老师教的”,这一幕竟然在大连理工大学真实上演。“我的机械老师带着我们设计制作出了首架国产管风琴。”日前,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本科同学们运用课堂和工程训练中学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在老师的指导下,亲手设计、制作出首架国产管风琴。
作为所有键盘乐器的“祖先”,管风琴可演奏出上百种音色,音域可达人耳听力极限,被誉为“乐器之王”。在1877年电话问世之前,管风琴被誉为“人类制造的最复杂的机械”,其结构复杂、体积庞大、造价昂贵,充满了机械传动与控制装置,被称作“艺术与机械的完美结合”。目前国内暂无研究和制造管风琴的团队,国内剧院、音乐厅等场所使用的管风琴均为国外进口,并且价格不菲,维护成本较高。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王小虎副教授注意到这一领域后,便在学院发起成立了“雅颂风琴工坊”。工坊依托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大连理工大学)建设,陆续吸引到20余名本科生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利用课堂上学到的专业知识和实验、工程训练中学会的技能,设计、画图、制造、调试……历时2年,对1000多个零部件进行了建模、加工和组装,制作出了第一架小型国产管风琴。
这架管风琴由风箱、风柜、滑板、定板、音管、音栓、框架、装饰板等部分组成。在全榫卯结构的框架内,51组按键和对应的碳纤维连杆,以及102个大小不同的音管,连接在8层不同厚度和图形粘合成的风柜中。底部的鼓风机和稳压装置能够为琴提供稳定风压。谁说工科生不懂艺术和浪漫,这架国产管风琴在设计的时候就加入了中国元素,饰板装饰与敦煌壁画相结合,让琴由内到外处处彰显中国制造之美。
王小虎表示,管风琴内部充满了机械的各种结构,它的制作涉及机械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美学设计等多个领域。从零开始制作一架小型管风琴,我们工科生更是运用了各项“看家本领”,包括大学物理、机械设计、机械制图、工程训练等。可以说这是一项理工融合、文理融合的创新项目,既充满乐趣又充分调动了同学们所学的知识,培养了他们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目前,雅颂风琴工坊已经与广州市南沙区相关单位开展合作,将在大湾区核心地带建造国内第一个由海浪驱动的海风琴艺术装置。
管风琴为什么少有人研究制作?
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的青年教师王小虎副教授介绍,管风琴是最高端的乐器,是一个定制化乐器,而非工业化产品(钢琴为工业化产品,型号单一,小提琴也可以批量化,因为只有一个造型),几乎没有完全相同的管风琴,其尺寸,音管数量、外形设计都是定制的,与放置其的建筑要融合。因此作为乐器厂商,没法批量化制造。国外多是有几代人传承的小作坊制作,有点类似高端瑞士机械表中的独立制表厂商。
此外,管风琴制造又是个系统性工程,涉及机械传动、发声原理、供风装置,材质除了不同种类的木头金属之外,还涉及皮具、各种管材。要求制作人懂音乐、懂设计、懂机械传动、懂物理、懂木工、懂皮具,因此确实有一定的技术门槛,在乐器里面属于奢侈品,造价昂贵。
辽沈晚报特派大连记者 张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