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家的精准服务真贴心”

本报记者  姜  帆

关键词

数字赋能

采访对象:高军

兴城市羊安乡望宝村花生种植户

眼下,正值花生收获时节。10月12日,兴城市羊安乡望宝村的花生种植户高军早起第一件事就是翻看手机里花生气象服务中心最新推送的花生气象服务信息。“有了专业的气象服务,我们收花生时心里更有底了!”高军高兴地说。

位于兴城市的省花生气象服务中心是在省气象局的统一规划下、以花生为特色作物的省级气象服务中心。中心在元台子满族乡示范基地建设了全省首个花生气象监测站,实现了气象、作物和土壤要素数据的实时传输和查看。葫芦岛市气象局依托花生气象服务中心的数据,积极探索做优做强花生产业气象服务,为花生种植户开辟“直通式+跟踪式”服务渠道,高军等种植户收到的信息正是服务内容之一。

“每周都会收到气象信息,春秋有服务专报,每旬都有墒情监测,灾害性天气发生前还能接到预警。”提起气象服务,高军竖起大拇指,“以前是盯着天气预报,现在我们被气象专家跟踪服务,既精准又贴心。”

精细化服务的背后,是花生气象服务中心服务经验的积累和科研成果的应用。两年间,中心建立了春播期地温预报服务方程、发育期与积温定量评价关系,订正了花生渍涝指标和花生打药窗口期预报服务指标,制作了葫芦岛市精细到乡、全省精细到县的花生分布图。将“智能网格预报+农气指标模型”应用于秋收服务中,加强对降水、强对流天气、降温过程的预报,做好干旱、霜冻等农业气象灾害监测和预警服务,精准捕捉重要农事活动窗口期。

“精准的气象服务太重要了,今年收到花生气象服务中心提供的播期预报,发现地温、墒情都够用了,5月初就早早开播,生长期提前了10天;7月干旱,正准备大面积浇水时,及时收到了服务中心发来的要下大雨的消息,没有过度浇水。”高军表示,在气象服务的支持下,自家农场的花生今年取得了丰收,亩产约300公斤,比去年增长10%以上。

今年,中心将花生观测项目扩展到连山、兴城、绥中、建昌4个县(市)区,并加入全国花生气象服务中心,联合开展了关键期会商、点样方调查、叶面积数字化等工作,今后能根据天气情况,给种植户提供更专业的技术指导,助力花生增产丰收。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