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一定要跟儿女说,毕竟我们年龄大了,脑子转不过弯,容易被骗……”丹东82岁的鲁奶奶遇到骗子装“孙子”的电话,及时跟女儿沟通,识破骗局。
鲁奶奶和女儿住在一起,孙子在外地求学,时常给她打电话、发视频聊聊天。因为女儿一家都上班,平时白天的时候就只有鲁奶奶一个人在家。
11月10日下午,家中座机响起,鲁奶奶接起电话,那边传过来一句话:“奶奶呀,您最近身体怎么样啊?”
一般除了孙子,没人打座机电话,再加上对方的亲热劲儿,鲁奶奶下意识就以为是孙子打来的电话:“是莫莫吗?你今天没有课吗?”
电话那头马上回答:“是我,今天没课。”接下来又是一通嘘寒问暖。鲁奶奶有些怀疑:“莫莫啊,你说话声怎么不对呢?”那头的“孙子”又说自己最近感冒了。
“孙子”又说自己在网上给奶奶买了衣服,要给奶奶寄过去。话里话外都在套问鲁奶奶是不是一个人在家,还向鲁奶奶索要地址。
鲁奶奶纳闷啊:孙子是自己从小带大的,家里啥情况都熟悉,怎么还问自己地址呢?就没回答。“孙子”又唠了几句闲话,就说自己“还有事,改天再打来”挂了电话。
要说鲁奶奶可不是糊涂人,女儿下班回家,她马上把这事跟女儿学了一遍。女儿一查来电号码发现不对,立即联系身在外地的侄儿,结果侄儿对此一无所知,也根本没打电话。
女儿和孙子赶紧叮嘱鲁奶奶千万不要轻信类似的电话,鲁奶奶也表示:“别看我年纪大了,我可不糊涂,有事我就会和你们商量。我还想和那些与我一样的老人说,遇到啥事,都要告诉儿女、和儿女商量。”
11月13日上午,记者联系到丹东市反诈骗中心。中心民警介绍,这其实是一种常见的“冒充亲属类”诈骗。
在这类诈骗中,骗子一般会将目标瞄准老年人群,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其家庭情况、个人电话以及亲人信息后,打电话以生病、出车祸、涉嫌违法等借口行骗。
辽沈晚报特派丹东主任记者 金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