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古籍,感受汉字的造境之美

  □张 丽

  “大雪”节气之后,气温迅速降至零下十五六摄氏度,于是,生活便进入了删繁就简的“猫冬”状态。书房也就成了我全年使用最多的空间。

  在南向朝阳的飘窗下,我安置了一张小小的茶桌,一方无腿座椅。这就是我读书的“安乐窝”。此时,我从书柜中抽出来的是一本影印的手写古籍《金匮指归》。仿古线装的封面上,竖排繁体楷书“金匮指归”四个字,笔意沉着,右下角有一方篆书 “吴陵生春草堂珍藏”的方形藏书印章,线条柔中带刚。拿在手上,就像回到了一段旧时光。展卷,内页字体有楷书,也有行书。楷书流畅、凝重,起笔藏锋,收笔护尾,法度森严,排列组合整齐划一,章法均匀;行书平整方正,宽展舒和,笔画间乍看左顾右盼,实则气韵相通,放中有敛,疏密有致,散发着持久而美丽的光芒。

  这是清末时期江南名医戈颂平为东汉医圣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所作的评注,其中多为理法方药的注释、用法,所载部分方药作者都亲身尝试过,因而也就有了许多独到的见解。阅读那些古老的文字,如同听很老很老的老爷爷讲那很久之前的故事,其古调古韵与遣词用句,相声兼备,营造的境界出神入化,美妙绝伦。

  在窗外散碎细小雪花飘飞的背景下读这样古旧的书,心是轻松而安静的。

  看那些手书的古老文字,美妙至极。由“日”“月”交辉、会意而成的“明”字;“雷”“雪”“霜”与“雨”相关的形声相伴;“寒湿之邪”的“寒”字宛如室内人以草御寒的瑟缩样子,显得冷气逼人;那“湿”字,又像是滴水入土,潮气蒸腾的氤氲之状。

  平时常说的表里不一,实在看不出来表和里有什么关系,但是在繁体字中,就很明晰了。“表”本来是指人身上外加的上衣,从这个字的上半部看,很像动物之皮毛,而下半部就表示上衣的交领。整个构造,既有形,又表意,精妙绝伦。而“里(裏)”则用“里”表示声音,用衣来作形旁,明确表示了衣服里面的部分。

  翻阅细读,“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从字里行间能看出“手”和“足”是相对应的概念,那么“臂”和“脚”也是吗?有点儿不敢相信了?下面,戈颂平老先生为这个字作了注释,“脚,胫也。胫,膝以下骨也。膝以下属半里下。”原来,那时的“脚”是膝盖以下的部分,与我们现在常说的“毛手毛脚”“手脚并用”的“脚”是不一样的。那么,足病与腿病应用的方剂当然也要有所差异了。时光仅仅过去百余年,汉字的字意就有了不同。如果不认真研读古籍,恐怕将来的中医们只能一声叹息了。

  再往下读,看到“阳气明于戼,藏于丣”,手写“戼”和“丣”就像站在镜子前的自己,我是拿着放大镜和尺子开始了对这两个字的审视的。观察许久,原来两个字的细微差别在于最上面的一横中间有没有断开,但是念什么呢?求助字典,原来“戼”是“卯”的异体字之一。再查。“丣”还是“酉”的异体字。如果前后两个都是“卯”,这句话怎么理解?到哪里找依据?我迷失在这两个字的迷宫里了。 又从书柜中搬出《中华大字典》《字海》《说文解字》《金文编》《甲骨文字典》,家里能找到的字书全部翻出来,把这两个字所在的页面做好标记,逐一对照。终于,《说文解字注》给了我答案,“酉: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凡酉之属皆从酉。丣,古文酉。从戼,戼为春门。万物已出。丣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原来如此,“戼”和“丣”这两个字确实也太形象了,一个像门开着,一个像门闭合,正合人体气机的生发与闭藏。妙啊!

  读古籍,品字形,会字意,其意境之幽深,蕴含之厚重,美妙无穷,这汉字太让人着迷了!中国文字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是祖先改造大自然的智慧结晶,是民族灵魂的载体,看上去虽然只是固执呆板的方块字,却能够组成美妙的境界,横折撇捺间,雪月风花跃然纸上,横平竖直里,棱角分明,生动而内敛。要想感受汉字的奥妙,欣赏其形体美和韵律美,解锁汉字的密码,那就读古籍吧。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