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项目预计10月竣工

东北新发地农产品供应链中心项目将于今年10月份在盘锦市全部建设完成。届时,这里将成为东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辐射面最广和交易方式最先进的国际一流多功能现代化大型农产品供应链交易中心和冷链仓储物流园区。供应链项目1-4号交易大厅主营产品为蔬菜水果,目前已基本建成。

绿色通道解了盘锦蟹农燃眉之急

记者刘立杉报道“从3月22日至今,我们已完成16个河蟹批次检测,并及时办理水产苗种检疫合格证明,成功解决了蟹农春季生产‘最后一公里’难题。”4月10日,盘锦光合蟹业有限公司研发中心实验室负责人孙娜告诉记者。作为蟹苗生产大市,盘锦每年春季外销扣蟹1.2万吨。

盘锦湿地斑海豹数量多于往年

今年,辽河口冰排融化快,大批辽东湾斑海豹在完成生育之后,带着幼仔陆续回到辽河口,将在这里度过两个多月时光。据盘锦市斑海豹保护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渤海辽东湾是全球斑海豹8个繁殖区之一。今年斑海豹洄游时间比往年早,批次数量也明显多于往年,家族越来越庞大。

春耕在即 农资全力下摆到户

记者李越核心提示三月惊蛰又春分,始种耕地万物生。眼下,正是春季农业生产的大忙时节。辽沈大地,从南到北,春耕备耕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虽说距离种子下地还有些时间,但农资备货正是乡间田野上的“重头戏”。今年的春耕生产,情况有些特殊,一是农资价格上涨,二是新冠肺炎疫情突袭,给产供销都带来了一定影响。

育秧4100万盘保水田耕种

记者刘立杉报道“今年元旦刚过,我们就全面投入到春耕备耕生产工作中来。在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兼顾当前春耕备耕重点工作,保障粮食和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做到早安排、早准备、早动手,为今年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3月8日,盘锦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人告诉记者。

241个志愿服务点开展文明实践活动

连日来,在盘锦市兴隆台区曙光街道怡园社区、兴隆街道清泉社区等地,志愿者们手拿垃圾袋、垃圾钳等工具,对辖区卫生死角进行集中清理。这是盘锦市组织开展“3·5”学雷锋志愿服务集中示范活动的一个缩影。

5个项目获年度省科技进步奖

记者刘立杉报道3月7日,记者从盘锦市科技局获悉,盘锦市有5个项目获2020年度全省科技进步奖一、二、三等奖。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辽河油田分公司国家能源稠(重)油开采研发中心主持完成的“中深层超稠油SAGD百万吨示范工程研究与应用”获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踔厉奋发正当时 ——盘锦市锚定“最优”目标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早春时节,盘锦大湿地中鹤鸣鸥翔,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景象。宗树兴摄盘锦市建“党建引领、智慧治理”平台,提升市域治理现代化水平。本报记者刘立杉摄双台子区行政审批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帮助群众办理个人申报事项。本报记者刘立杉摄叶长礼本报记者刘立杉核心提示3月5日(周六)

跑出先行区的速度

刘立杉春雷响,万物长。惊蛰前后,辽东湾畔的盘锦市各个产业园区内,顶天立地的大项目、铺天盖地的小项目相继开工复工。一幕幕催人奋进的生产、建设场景,彰显着盘锦广大干部职工的干劲、闯劲,更传递出全市上下奋力建设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先行区的信心、决心。

盘锦河蟹产业从业人员超20万人

3月3日,记者从盘锦河蟹产业联盟获悉,2021年,联盟成员发展到45家,产值、利润分别达28亿元和4.7亿元。联盟带动了盘锦市河蟹产业快速发展,到去年底,全市河蟹养殖主体达3万多个,从业人员达20余万人,全市农业人口人均纯收入4000元以上。
第321页/共428页 首页 上页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下页 末页